首页

优美之家登录

时间:2025-05-23 18:34:48 作者:你好,双拥城|合肥:“合”心筑梦 浏览量:95175

  要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促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健康成长,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2023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去年总书记的到访,让我们所有研发人员备受鼓舞。我给总书记介绍的一款显示面板检测设备,当时是打破了国外的垄断。最近几个月,经过研发团队的合力攻关,新一代产品已经研发成功了。”在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韩传云正忙着新产品的生产交付工作。

  为鼓励企业创新,2019年6月1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正式开板。而登陆科创板的“第一股”,正是来自于苏州工业园区的华兴源创。

  2023年7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华兴源创,了解企业科技创新情况。该公司主要围绕平板显示与智能穿戴、半导体、汽车电子3个检测赛道展开科技攻关,2000多名员工中,有43%是研发人员。

  韩传云介绍,新一代检测产品的精度变得更高了。“比如我们的一款检测设备,原本要求在一个1.5米左右面板上压接2000多根针,新一代设备升级到3000多根针。此外,原来是单边压接,新一代升级到两边压接。”这些指标提升,不仅能为客户降低成本,检测精度和效率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苏州工业园区,政府对不同阶段的科技企业实施动态入库、分层孵化、梯次培育,目前已集聚创新企业超万家。

  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倪乾表示,“今年是园区开发建设30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将加速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对接,做大做强两大主导产业和四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争当江苏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主力军。”

  在江苏南京,这里同样是一块创新的高地。2023年7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瑞集团考察调研时指出,要加快推动关键技术、核心产品迭代升级和新技术智慧赋能,提高国家能源安全和保障能力。

  在南瑞集团“电网运行风险防御技术与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里,科研人员牢记嘱托,正合力攻关一项与此相关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该实验室主任郑玉平介绍,此项研究聚焦沙漠、戈壁、荒滩及远海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发电基地直流外送问题,致力于将新能源经直流送出能力由当前的50%提升至80%,促进新能源规模化开发与利用。

  根据江苏省科技厅最新数据,江苏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已超5.1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约占全国的17%。更让人欣喜的是,海外归国人才、青年科技人才群体正在这里加速壮大,科技创新动能澎湃,不断实现新突破。

  总监制:张军 于锋

  总策划:伍刚 宫歆慧

  统筹:陶玉德

  策划:栾永胜

  采制:栾永胜 王纪民

  配音:杨涵中

  编审:卜叶 安琪

  来源:央广网 【编辑:梁异】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我国成功发射海哨一号卫星

同时,为增强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配置整合资源的能力,近年来,我国加快培育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持续打造一批消费品进口平台和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目前,全国共有43个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有效促进了进口贸易与产业、消费的深度融合。譬如,广州南沙区依托冷链物流分拨中心、全球优品分拨中心、美食美酒分拨中心等6个百亿级进口平台,有效带动对外经贸合作的开展;宁波保税区发挥改革创新“试验田”作用,培育发展国际贸易、仓储物流、先进制造等功能产业,拓展了区域发展新空间。

【东西问】张东刚:文明和谐论有何世界意义?

上海9月20日电(范宇斌 吉朋晓)20日,由民革上海市委会、上海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上海大学、上海中山学社主办的“大革命洪流与黄埔精神”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大学举行,共探“大革命洪流”背景下的黄埔精神及其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来自北京、广东、福建、湖北、重庆、山西、陕西、江苏、浙江及上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上海中山学社部分社员,上海市黄埔同学会后裔,民革上海市委会理论文史委部分委员等百余人参会。

广东以应用场景创新促进新赛道企业培育

彭博社近日援引全球风能理事会报告指出,在美国,风电场几乎每个复杂部件的本地供应链都遇到瓶颈;在欧洲,同样的短缺现象将在今明两年开始蔓延。

浙江省委科技委亮相,省长担任委员会主任

在这项代号为“沙鸥”的反毒品行动中,警方共拘捕61人,包括贩毒集团主脑及骨干,涉及50男11女,年龄介乎14岁至59岁,当中5人未成年。警方检获约128公斤怀疑毒品,包括大麻、可卡因、冰毒,以及俗称“太空油”的电子烟烟弹等,总市值约3830万港元。

港澳各界举办丰富活动迎国庆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郑永光解释道:“短时临近预报所‘诊断’的是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因其‘个头小’、生命史短且变化多端,给预报工作带来了不小挑战。”尤其是对流性天气系统,因为形成机理复杂,其发生时常常出现“十里不同天”的状况。另外,强对流等天气过程在时间上的突发性也为准确预报带来了挑战,易致预报研判产生偏差。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